您的位置: 首页 >代表工作>代表风采>详细内容

代表风采

联络站里问民意 为民履职谋发展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5-09 20:22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
(作者: 赵兴民)春夏之交,农事渐忙。

寿阳县南燕竹镇胡培志一家人唠着家常:“有难题去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还是真管用!”他们谈论的是村里的土地“双层托管”模式,没想到种了半辈子地,如今从种到收都不用操心,把自己家土地托管给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,土地里的事少了,兜里的钱变多了。胡培志脸上绽放着美滋滋的笑容。

几年前代表联络站里不少村民过来反映,人们在外务工,村里耕地面积大,根本无暇耕种经营,更别说农业生产规模化、产业化、组织化了。时任镇人大代表、南燕竹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贾永珍,面对一片片因村民外出务工而分散撂荒的土地,开始思索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条件,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。

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多次征求选民意见后,贾永珍召集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商讨,最终一致认为,必须整合资源,把产业做大做强,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,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、日子过得红火起来,才能实现整村致富。

有了思路,说干就干。贾永珍与南燕竹村党组织领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,与村民沟通商量,打消村民把土地直接托管给市场主体的顾虑,依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,与全村村民签订了委托协议,整体托管农户承包地。为解决自主经营能力不足的问题,村股份合作社又将8156亩农户承包地和643亩集体非承包地,整体打包、二次托管给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、有机旱作农业和订单蔬菜农业。依托当前土地“双层托管”模式,每亩地可节约成本120元左右,收益也由原来的300元左右增长到1000元左右,土地利用效率至少提升5%。不仅如此,还充分利用起了小块地、撂荒地,将“小田变大田”。

多年来,代表联络站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主要阵地。人大代表们坚持接待选民,听取选民对于村子发展的意见,不断谋划发展新思路。如今,南燕竹村立足土地托管的资源整合优势,探索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新路子,建设“燕州小镇”现代农业观光园,把田园变乐园、村庄变景区、村民变股民,不仅让通过土地托管从耕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户参与了各类经营项目,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,也激发了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,实现了村民集体“双增共富”的目标。

在联络站接待群众时,有村民多次提出修路的建议。贾永珍在心里暗暗掂量着:这是一条30多年历任干部想修都没修成的断头路。这个问题有点棘手。但把难办的事办成才算本事,他决定要啃啃这块“硬骨头”。贾永珍十几次来到拆迁户的家里唠家常,人家冷水泼来,他笑脸迎回去,几经协商终于说服了拆迁户,修通了这条路。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持续增长,开创了村强民富、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,百姓腰包鼓了,村里风貌也焕然一新。

为了听到群众更多的呼声,让意见建议更具代表性、针对性和可行性,更有广度、深度和力度,贾永珍总结出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的24字规矩:“微笑接访、认真倾听、仔细记录、郑重承诺、解决问题、出门相送”。为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人大代表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地查看走访,将收集到的信息梳理归类、修改完善,一件件为民实事饱含着人大代表的心血和汗水,一条条建议凝结着人大代表对群众最深厚的情感。

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联系群众、倾听民意、进行履职的重要平台。随着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进一步规范化、制度化,联络站的功能不断延伸拓展,为代表依法履职不断走深走实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各级人大代表依托代表联络站,围绕我市中心工作,聚焦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,广泛听取群众意见、反映群众心声,履行代表职责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人大代表为人民”的丰富内涵。

终审:人大